今天是:

不忘初心担使命 老骥伏枥志千里 ---辉县市孟庄镇原党委副书记范清荣先进事迹

时间:2022-12-28

 

范清荣1933年出生于孟庄镇南李庄村,1955年入党。历任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辉县市孟庄乡党委副书记、孟庄热电厂厂长、孟电集团董事长等职务。范清荣一身清廉,一心为公,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辉县市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号召全市向范清荣同志学习,弘扬孟电精神。范清荣退休以后,仍时时刻刻想着回报社会,做出了许多可亲可敬的事,值得我们学习。

政治立场坚定

范清荣退休后,十分重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他常说,只有天天听到党的声音,才能保持思想与时俱进。每天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是他最喜欢的节目,每天坚持读报1个小时。每当中央、省、市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他都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他都能深刻理解。由于重视学习,常学不断,范清荣的政治立场坚定,切实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他表示,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这辈子永远要跟党走。

情系家乡发展

范清荣的家乡有一座凤凰山,因所处的位置风大雨少、水贵如油,过去到处乱石滚滚,不长庄稼不长树,只长一蓬蓬带圪针的灌木丛,是一座连羊都不能放的“废山”。范清荣退休后,立志要让这座“废山”脱胎换骨,变废为宝。他承包了280亩荒山坡创办“清荣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 通过苦干,用两年时间带领大家建起28座温室果蔬花卉大棚,栽好苹果树、桃树、山楂树各类果树近2万株,银杏树、玉兰、桂花等观赏类树木8000余株,兴建了假山鱼塘、水帘瀑布、观光亭台等特色景物,利用多变的地形专门设计了慢跑小道,变绿的凤凰山逐渐成了辉县市远近皆知“郊区公园”。老人三五成群,大人带着孩子,年轻人结伴而来……大家在这儿呼吸富氧空气,还能享受采摘之乐。

2019年4月,又成立了新乡市太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投巨资兴建了“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弘扬红色文化,宣传党性教育,曾多次成功接待省市各级会议累计达10万人次,其中有河南省老年体协棋牌比赛、河南省青少年定向锦标赛、省市政府会议、党校培训班、研学团队夏令营以及各类招商会等。园区目前共占地280余亩,投资约2亿元,是集餐饮、住宿、会议、采摘、健身、游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荣获“新乡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新乡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辉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及“文化旅游志愿者服务站”等。当年人迹罕至的秃山,变成了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风景区。

关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逐步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范清荣身为一名老党员,对社会的特殊群体给予很多关注。每到节假日,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九九重阳节、春节等,他总会带上礼物,去看望那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仅2008年6月,他就为滑南希望学校的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44台空调,从根本上改变了那里的办学条件。

帮扶贫困学生

设立“孟庄镇范清荣教育基金”,每年注入20万元支持孟庄镇教育事业,帮扶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重返学堂,范清荣出生在战火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没有进过学堂,深知穷人家的孩子上学的艰难,他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再因为贫困上不起学,也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再有和自己一样的遗憾,为此,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孟庄镇的教育事业,帮扶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等,兴华中学有个叫张运霞的小姑娘,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几次想去打工减轻家庭负担。“范清荣教育基金”帮助了她,她流着泪:“范爷爷,等我长大后挣了钱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2007年暑假,对于考上大学的多数学子来说都是高兴的事,而对于一个叫罗玉立的学生来说,虽说拿到了河南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坐在轮椅上的爸爸,看到一筹莫展的妈妈,上大学只是个梦,范清荣知道后,资助一万多元供他上学,他泣不成声的说:“范爷爷,我大学毕业后一定重返孟庄镇,用我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向您一样振兴孟庄的经济。”由于范清荣多年来对辉县市教育的突出贡献,被评为辉县市“教育功臣”。

范清荣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退休后依然要为老百姓服务,这一点在他身上和退不退休没有关系,也没有丝毫变化。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造福一方,时至今日,年纪将届九旬的范清荣仍坚守在工作第一线,“退休后能为群众办点好事儿,是我最高兴的事儿了”这句话讲得铿锵有力,真正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忠实承诺。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人民负责成为他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跟着党走,一切听党指挥,成为他人生的永恒信条。努力干事创业、谋发展是他人生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