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银格同志退休前任中共新乡市委副书记,2008年7月退休后,经市领导批准,曾长期担任市老科协会长和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职务。同时她还是中国老科协理事、河南省老科协副会长。不管是在岗位上时,还是辞去市老科协会长和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职务后,茹银格同志都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品德情操,发挥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尽心尽责 带领社团组织发挥作用
在任老科协会长期间,茹银格本着“参政不干政、帮忙不添乱、服务不索取、奉献不图名”的宗旨,坚持深入农村服务“三农”和社区。她经常带领老科技工作者下农村、进田间、到现场参加活动指导工作,将科技知识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她还建立科技示范村,帮助办农民培训学校,邀请国家、省、市级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帮助农民朋友致富。茹银格同志十分重视调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撰写了大量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和典型经验村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本人被国家老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市老科协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和奖励7项、省级28项、市级22项,共计57项。其中市老科协荣获国家老科协 “全国优秀科普组织奖”、“全国科普日奖”、两次荣获全国“万名专家讲科普活动奖”,两次荣获 “省科协系统先进单位奖”和省老科协先进基层组织等奖励。
负责教育基金会工作时,团结带领教育基金会一班人深入现场调研,勇于探索工作新路,不断拓宽募集基金渠道,壮大教育基金,累计获得各类捐赠收入1943万元。她善筹而且善管,本着“安全第一,合法有效”的原则购买保值型理财产品,增加资金总量,共获得利息和各类投资收益175.1万元。她注重“开源”不忘“节流”,严格控制办公费用支出,严禁铺张浪费,基金会管理成本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4%,远低于10%的规定标准。严管资金使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集体研究,手续完备、账目清晰。她把善款用到刀刃上,积极探索资金使用的立项优化渠道,比如助力农村小学安全饮水工程、协同教育系统持续有序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奖教助学和扶贫济困活动40余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救助慰问中小学贫困在校生、留守儿童、贫困教师,奖励优秀教师、扶助和定向资助学校课桌凳、电脑、体育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向学校捐赠直饮水设备等公益活动共支出1337.9万元。我市的教育基金会工作在全省教育基金会名列前茅。
积极帮助 推动科技项目发挥作用
她坚决响应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在社团兼职的有关要求,看到中组部的文件后,立即打报告,全部辞去了在各种协会和团体担任的会长、理事长、顾问等职务。但对协会及有关组织或个人在业务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凡是找到她,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听,诚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自己了解的工作就凭自己的力量去帮,自己不懂的、不熟悉的就到有关部门去了解询问或反映,力所能及地帮助、协调。但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决依法、依纪、按政策办,只帮忙,不添乱,不给政府、企业和单位增添麻烦,在各种协调中对社会各方面提供正能量。
市老科协“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成员中,有许多科技专利,为了使这些专利尽早变成项目落地,她联系牵线高新经济开发区与北京七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新乡科技孵化基地”联合,组成了得力的团队平台,招商引资、项目健康开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时她办所能及地诚恳帮助。
情注牧野,力所能及地助力新乡发展
在新乡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她对新乡充满了感情和回忆,她深深地爱着牧野大地,也用行动关心并助力对新乡有利的点滴。
她积极参加市委老干部局、市委老干部科组织的座谈、视察、参观活动,认真发言。参观考察中,对自己感觉到的有关问题的想法,思考后提出建议,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平时外出或有机会接待外地客人,她都倾力宣传新乡,讲解新乡的历史,红色、山水、现代、当今的优劣,用实例吸引外地人,以此改变有些人对河南人的偏见。在处事中,凡是对新乡有利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比如,今年她的几个校友到新乡部分景点参观游览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之后,她及时给景区领导进行了反馈,得到了景区管理层的实心实意赞成;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视察中,参观后,对卫滨区文化步行街二楼特色利用提出了建议,供单位研究。
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不逐名利,她认为应该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她低调行事,不干扰别人工作,她认为应该做一名早已退休的普通人。她乐观豁达,老干部科组织活动时,主动和其他老干部沟通交流思想,举办文艺活动时,她登台为大家演唱,她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快乐老人,带动老干部们参加活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