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君,一名退休教师,现任凤泉区宝西社区网格长,居民仍亲切的称呼一声“吕老师”。自担任网格长来,她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真心实意为居民们做好事、办实事。2018年4月份宝西社区老年大学成立后,任副校长,从此以后,到处能够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多次组织学员参加社区及凤泉区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谱写了一曲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奉献者的乐章。
活到老、学到老的践行者
吕艳君是位闲不住的人,她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却闲不住,吕老师说“退休后的日子过得很是充实”。她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吕艳君还喜欢学一些文艺养生知识,报名学习中医,多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了解养生。每天早上起来练习葫芦丝、练习古筝手法和记谱子,领着家属院的居民一起学习腰鼓,编队形和动作。她自己说目前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把学习放在首位,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她认为,学则进,不学则退,不管年龄多大,越老越要学,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思想常新。
文体活动的组织者
为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吕艳君的精心组织下,以宝西社区文化广场为阵地,成立了老年人腰鼓队、葫芦丝队等文艺团队,组织老年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吕艳君牵头组织下,人们经常能在广场上看到敲腰鼓居民们的身影,看到老同志们的欢声笑语。吕艳君常说:“我以前是教书的,跟学生打交道,退休以后觉得离开学生集体了,但是又融入到社区里面。跟老年人、中年人打交道,觉得自己心里面很充实,所以很愿意干,喜欢干”。
吕艳君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渐渐空闲下来的她,与大多数老同志一样,深深地感到生活没有寄托,一度曾有莫名的空虚感。在接触广场舞后,她热爱上了这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获得精神愉悦的项目。自宝西社区文化休闲广场投入使用以来,社区里的妇女中掀起了学习广场舞的热潮,居委会为舞蹈队配备了DVD、音响等设备。一开始居民们通过网络下载广场舞视频,对着视频学习广场舞,学起来自然没有真人教学来的逼真、生动。吕艳君听闻这个情况主动站出来,每晚七点至八点义务为居民教授广场舞。为了领好舞、排好舞,吕艳君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主动为大家购买服装,每天对着电视学健身舞蹈是她的必备“课程”,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向周边好的广场舞领队取经学习。在她的刻苦努力和广大妇女的集思广益下,编排了新的广场舞动作,宝西社区舞蹈队也在渐渐壮大,极大地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自从宝西社区老年大学2018年4月份成立以来,她更是觉得发光发热的机会来了,带领腰鼓队、古筝班、葫芦丝班上课,组织排练,让辖区的老年人、妇女的业余晚年生活丰富起来。也时常有人调侃吕艳君“一分钱挣不着,你图个什么啊?”她一脸笑容地答道:“不图什么,就图给自己带个快乐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快乐和健康。”倾心尽力无私奉献,这是她用自我的实际言行折射出的晚年风采。
关爱未成年人的坚守者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则民族兴。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就是关注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退休后仍不忘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想办法,她主动提出要利用寒暑假为辖区未成年人举办英语作业辅导班,免费给50多名孩子们上英语辅导课,并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今年东张门小学实行免费课外兴趣班之后,学校缺少葫芦丝教师,于是在微信中对外发布消息招募老师,吕老师在朋友圈看到这一消息后就主动联系学校,希望自己利用在宝西社区老年大学学到的一技之长回馈社会。目前,葫芦丝兴趣班学生40余人,每周一节课已正常上课。吕老师为未成年人树立身边榜样,引导他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始终坚持关爱未成年人付出爱心,帮助未成年人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兴趣、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社区政策的宣传者、民情的收集者
吕老师她接地气,亲群众,做社区政策宣传工作的热心人。上接“天线”,将社区禁燃禁放、孕前优生优育、民政等各种政策熟记于心,在家属院中更好的宣传;下接“地气”,心系于民。还常常主动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收集民情民意。特别是小区里的空巢老人,格外上心。她会时常询问老人们的生活起居,一有时间就上门陪他们聊天,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充实了这些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小区里散步时,她也常常主动跟居民们聊天,采集民情民意,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她再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帮不少居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急居民所急,带着一颗热心和诚心,不断探索打交道的工作方法,勇于担当,做好居民的服务者、政策的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