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铁西街道飞机场社区有这样一群老干部,他们党性强、威望高、乐于助人,群众有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们帮助协调解决。为充分发挥这些老同志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飞机场社区于2012年成立了“老娘舅”矛盾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精心挑选27名在辖区居住的老干部作为工作室成员。“老娘舅”们充分发挥自身政治、经验和威望优势,积极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居民群众“服务员”、工作一线“冲锋员”、法规政策“宣传员”,夯实了社会稳定基础,形成了新时代新乡“枫桥经验”。
当好“调解员”,筑牢安定团结“压舱石”
飞机场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居民有3600余户,人口7000多人,由于辖区面积大、人口多,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在调处群众矛盾纠纷中,工作室协助社区大力推行“3461”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网中定格、格上定人、人上定责”要求,组织“老娘舅”们积极认领责任区,明确责任田,群众随时“呼叫”,网格随时“响应”,让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消化在网格内。人民路某号家属院一居民将杂物堆放在公共走廊上,影响他人通行。邻居也搬出家中杂物,算是“以牙还牙”。邻居间因此发生口角,在两人剑拔弩张的时候,“老娘舅”成员、原铁路公安退休民警李勇迅速赶到现场,经过耐心劝说,反复沟通,双方各自清理,重新言归于好。一对小夫妻,小伙儿打牌有些多,媳妇儿一气回了娘家。小伙赶快去找“老娘舅”,“老娘舅”成员、原铁路职工学校校长赵世田对小伙现场批评教育,小伙儿当即认错,写下不再打牌保证书,取得媳妇儿谅解,夫妻和好如初。这样的事在飞机场社区每天都在发生,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经过“老娘舅”们调解的各种矛盾纠纷就有2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真正做到了“琐事不出楼,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就地进行化解,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当好“服务员”,办好居民群众“暖心事”
工作室根据群众需求,在社区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义务奉献为居民”等志愿活动,把一件件好事实事,送到居民身边,办在群众心里。辖区内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不方便,需要有人照顾。工作室负责人卢运道牵头成立了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对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实行“一对一”照顾,对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老人采取“多对一”帮扶。辖区有位孤寡老人裴玉生,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卢运道带领“老娘舅”们和党员义工志愿者日夜轮流上门照顾老人,端水做饭、擦屎端尿、捐款、捐物,三年来从未中断过一天,直到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后,卢运道又为老人风风光光操办了后事。每当提起这件事,辖区群众都会动情的说:“卢书记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啊,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2022年底东工房小区改造结束,集中供暖成为小区居民最大的期盼。为尽快实现居民愿望,“老娘舅”成员、原郑州铁路分局离退处干部王喜斌东奔西跑到供热单位进行咨询、沟通。同时联系施工单位选址建立热力交换站设施。但在小区准备施工时,有些居民为了自己的利益,阻挠施工。王喜斌又不辞劳苦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经过他的努力,小区供暖工程在冬季来临时顺利竣工,集中供暖得以如期实现。小区居民将一面书写着“雪中送炭情似海,三冬热阳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工作室,表达了无限感激之情。
当好“冲锋员” 甘当工作一线“领头羊”
“老娘舅”们以社区为家,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担当,甘当工作一线“领头羊”。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工作室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次卢运道带领大家冒着酷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突然感到心脏不适。当时脸色苍白、头上汗珠豆大般的往下流,随即晕倒在地上,大伙赶紧把他送往医院救治,才脱离了危险。医生根据他的病情,要求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但他考虑到目前正处于创文关键时刻,不能因病耽误工作,仅让医生开了一些药物,输了几瓶点滴,瞒着病情又回到工作岗位。2021年,新乡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工作室所在辖区出现严重内涝,多数居民家中进水,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暴雨来临时,“老娘舅”们不顾自家安危,冒着大雨,趟着齐腰深的积水,第一时间走遍每一个受灾庭院,逐一查看居民家中受灾情况,迅速组织居民展开自救。他们借来发动机和抽水泵帮助居民排水,招呼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居民往外搬东西,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群众都感动的说:“老娘舅”们为大家舍小家,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啊。
当好“宣传员” 争做法治工作“播种机”
工作室坚持把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治本之策。针对居民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法律保护老年人权益问题,“老娘舅”成员、铁西派出所退休民警程建忠举办“老年人权益保护”系列专题宣讲,用居民听得懂的语言以案释法,解读相关法律知识,现场为社区居民“开方抓药”。考虑社区妇女和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意识较弱的实际,工作室每年都协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工作人员,利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特殊节日到社区开展妇女儿童权益普法宣传。工作室在社区建立了一间“漂流书屋”,通过社会企业捐助等方式,筹集2万余元为书屋配置法律图书等书籍1千余本,方便群众学习。今年以来,工作室还向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明白人宣传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免费发放普法手提袋、法治围裙200余个,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浓厚氛围。
“老娘舅”矛盾调解工作室的真心付出和为民情怀,硬是让一个“老大难”社区,蝶变成为平安和谐模范社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称号,“老娘舅”们也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首届平安之星”“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河南省人民调解能手”“新乡市金牌人民调解员等荣誉。2023年12月,“红色老娘舅”化解基层矛盾工作法被河南省政法委作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进行表扬。2023年11月,人民网记者在社区拍摄《有事就找“老娘舅”》视频,在人民网《枫桥新故事》系列纪录片展播,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等全国各大主流网站转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