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封丘县人民医院离退休干部支部委员会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热心公益的银发先锋队伍。该支部成立于2022年9月,现有党员44名,设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7人,涵盖内科、外科、中医科、眼科、口腔科等多个学科。成立三年来,支部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宗旨,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双带”新模式(党员带群众、名医带骨干),创建“银发先锋”党建品牌,建成2个老党员工作室,被授予市级“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县级“道德模范特别奖”称号,成为全县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标杆。
一、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注重理论武装。支部始终将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制作党员学习内容清单,认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组织党员围绕重点学习内容集中研讨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老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党员教育。通过微信等新媒体信息手段,实现44名党员信息动态管理,确保学习教育无死角,党员流动不流失。充分运用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通过现场教学、实景课堂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引导老同志坚定理想信念。近年来,先后组织支部党员赴巩义豫西抗日纪念馆、市、县廉政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银发生辉守初心银心向党绽芳华”党性教育活动6次。
创新“双带”模式。近年来,封丘县人民医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党建引领、银发聚力”为目标,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双带”新模式,即:党员带群众,开展“银龄结对”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组织政治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老党员与群众(含年轻医护、新入职人员、患者家属等)结对帮扶,实现了“党员带群众、银发献余热”;名医带骨干,5名退休专家返聘担任医院技术顾问,培养青年骨干12名,助力学科建设。
二、银发赋能,服务群众健康
在豫北平原的封丘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医疗队伍——“夕阳红”专家义诊团。这支由县人民医院15名退休专家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平均年龄68岁,最年长者已达80高龄。三年来,他们背着药箱、带着设备,走遍全县19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累计开展义诊活动89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服务老年群众1.2万人次,行程达2500公里,收到感谢信136封,锦旗23面,他们用听诊器丈量民情,用处方笺书写初心,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健康守护神”。
时代呼唤——破解农村养老健康难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封丘县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21.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2022年初的调研显示,农村老人普遍存在“三不”现象:不愿看病(因费用顾虑占比62%),不敢看病(因交通不便占比58%),不会看病(缺乏健康知识占比73%)。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现义诊团团长冯建中回忆:“在王村乡走访时,见到多位老人把高血压药掰成半片服用,说是‘省着点吃’,这让我们这些老医生寝食难安。”2022年9月,在离退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12名老党员联名提交《关于组建退休专家义诊队的倡议书》。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实现“三个一周”快速落地:一周完成队伍组建(首批8个科室10名专家)、 一周配齐医疗设备(价值50万元的便携式诊疗装备)、一周建立制度框架(制定《义诊工作规范》等5项制度)。
队伍发展——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团队规模实现“三级跳”:从初创期(2022年)10人,覆盖8个基础科室,到发展期(2023年)13人,新增疼痛科、康复科等特色专科,再到成熟期(2024年)15人,形成“全科+特色”服务体系。
匠心服务——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一是实行“移动诊室”项目。通过灵活的形式,把县人民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到社区和村口,弥补了基层医疗资源缺口,被群众称为“车轮上的健康堡垒”,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生动实践。义诊团创新“五带”服务法(带设备、药品、技术、资料、温情)、“三诊”工作制(集中接诊、入户巡诊、远程会诊)和“夜间门诊”模式(针对农忙季节),根据服务地特点动态调整“医疗包”,针对农业村侧重骨关节病筛查设备,沿黄村加强心血管疾病检测以及消化疾病方面监测,留守村增加心理健康评估量表。二是实施“健康档案”计划。对前来义诊的群众实行特色管理,如建立双色分级管理制度,红色档案代表重点人群、蓝色档案代表普通人群,依据用药依从性、家属配合度、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三维标识,还将印有专家个人电话的便民卡片发给就诊群众,给予有温度的守护。截至目前,已建立档案826份,其中,高血压患者293人(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2%),糖尿病患者167人(血糖达标率提高53%)。三是实施“乡村医培”工程。开展特色教学模式,实行“1+1+1”跟师制:1名专家带1名村医和1名规培生,探索“场景化”教学,在农户家中现场示范问诊技巧。目前,累计参训村医200余人次,带来三大转变:诊疗行为规范化(标准符合率从45%升至89%)、中医药使用普及化(中药处方占比提升65%)、急救能力专业化(心肺复苏合格率达100%)。
这支银发队伍用实际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使命的起点。他们用仁心仁术架起党群连心桥,以妙手丹心绘就健康同心圆。正如义诊团成员李同星常说的:“只要乡亲们需要,我们的义诊路就没有终点。”在这条充满温情的健康之路上,“夕阳红”专家义诊团正继续书写着新时代的银龄传奇。
三、束身自修,激发组织活力
打造关怀高地,让待遇落实下来。认真落实党和政府对老干部老党员关心关爱的各项政策待遇、党内关怀规定、干部荣誉退休、困难党员帮扶等制度,建立“四上门”工作机制(学习送教上门、健康监测上门、困难帮扶上门、节日慰问上门)。加大党费对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支持力度,收缴的党费全额下拨用于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活动经费;在七一、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及时下拨党内关怀资金,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送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祝福,累计走访慰问286人次;为12名老党员颁发“共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打造一流阵地,让生活丰富起来。按照“规范、节约、实用、功能完善”的原则,因地制宜抓好活动阵地建设,精心打造“银龄乐园”,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干部提供舒适、温馨的活动环境。活动室设施齐全,配备图书报刊、多媒体设备、棋牌、乒乓球等设施,方便老同志学习交流、娱乐健身,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同志身心健康,让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