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原辉县市委原宣传部副部长、原辉县市报社社长、原市委副秘书长饶全喜同志。退休后他以实际行动诠释“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他关心下一代成长,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党的理论,投身环保事业,支持公益项目,展现了新时代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理论武装自身,永葆初心向前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饶全喜利用休息时间,通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手抄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全文,并撰写10万余字的心得笔记。他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好作风,在具体老年工作、志愿服务、养老事业中加以运用,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宣讲党的理论,传递时代强音
他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实例,生动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他的宣讲风格亲切自然,深受群众喜爱。凭借出色的宣讲能力,他荣获河南省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一等奖。按照组织安排,他先后参加“党的创新理论万场下基层”“精神扶贫”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巡讲走基层”等活动,演讲100余次,自编自演文艺节目36个,组织排练义务工时达500多个。
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饶全喜同志深受抗日英雄郭兴事迹的感染,积极投身红色文化的传播工作。他52次赴洛阳采访郭兴将军,编写了《太行之剑》《郭兴的故事》《郭兴言谈录》等爱国主义教材,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郭兴事迹展览馆副馆长和第一讲解员,他组织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参观展览馆107次,邀请郭兴的亲属或战友讲解英雄的战斗历程。他饱含深情地讲述郭兴从17岁加入抗日队伍到成为“双枪李向阳”的传奇经历,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通过这些活动,他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四、践行环保理念,守护绿色家园
“共城老人学雷锋,环保理念记心中,随时随地捡烟头,有为有乐夕阳红。”这是饶全喜同志的真实写照。自2013年退休以来,他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家乡和全国各地旅游期间拾捡烟头约64万个,义务工时达1500多小时。他的行动不仅改善了环境,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他还组建了以老年学会会员为主体的“五老”志愿服务队,开展“学习参观、文体锻炼、红色宣传、绿色拾捡”四项志愿服务项目。服务队积极参与“三城”同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基层宣讲等活动,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城”同创先进集体。
五、坚持义务劳动,共建美好社区
“偶尔做好事,的确很普通,经常办好事,就是学雷锋,坚持做好事,就是活雷锋。”饶全喜同志在孟电花园小区坚持8年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卫生、拾捡烟头、铺平修整路面、清理河道淤泥,自费购买水泥和清洁工具,修剪美化花草。
他还为小区幼儿园、疫情防控及“五老”志愿服务队捐款4万余元,保障志愿活动正常开展。他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辉县市文明十大人物、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新乡好人等荣誉称号。
六、支持公益事业,温暖社区老人
饶全喜同志积极参与雨花志愿服务队的免费午餐项目。自2023年8月18日项目启动以来,他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午餐,解决了社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的就餐难题。他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经常到现场帮忙,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他的善举体现了新时代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为社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学雷锋持之以恒,无私奉献到永远
“五老”志愿服务队刚成立时,没经费,没有办公场地,每次活动的租车,宣传牌子。吃点大锅饭等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武汉疫情传来,饶全喜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向红十字会捐款,随后他又第二次向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市委办公室党支部捐款l仟元。在组织五老志愿服务队打造吴桂荣烈士纪念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复兴少年宫活动中,饶全喜先后带头捐款3000多元,衣服30多件。他还先后用自己的退休金,稿费,老党员慰问金3万多元,购置了三轮车,大小工具38件,用于绿色出行,捡垃圾,修垫道路,清理池中淤泥等公益活动。他还先后向幼儿园,孟电花园图书室,城关花园社区农家书屋捐书款3000多元,图书2000多册,并把组织上给他订阅的6份报刊杂志送到图书室供大家学习。近日,为了保证党和政府养老事业—免费午餐活动正常进行,他把省关工委给他的2000元慰问金也捐到活动中去。
饶全喜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他关心下一代成长,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环保理念,宣讲党的理论,支持公益事业,展现了新时代老党员的风采。他的事迹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志愿服务事业树立了榜样。他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楷模,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饶全喜同志用无私奉献续写着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五老精神”,在共城大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银发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