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离退休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参与作用发挥问题研究

时间:2025-02-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广大离退休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具有政治、威望、经验等优势,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离退休干部参与作用发挥情况,剖析存在问题,找准其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更好地凝聚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长垣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工作服务中心成立调研组,采取抽样实地调研、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离退休干部参与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长垣市辖11镇2乡5个街道,596个建制村、19个社区,人口90.54万,现有离休干部28人、退休县处级干部43人,科级干部1100余人,建立离退休党组织30个。通过调研发现,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现实需要,是部分政治觉悟高、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老同志示范带动和各个组织组织引导的结果,使其在调解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和社会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干部退休后,生活重心转移到家庭和社会,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多数退休干部身体状况良好,具备做一些力所能及、发挥优势特长的工作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力量严重不足,乡村(社区)就是一个能够让老干部发挥作用优势、继续发光发热的新平台。

一是基层治理工作有需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基层去贯彻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社区)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群众工作无小事要求也更为具体。但是基层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导致群众参与意识不强,问题突发满意度降低,亟需补充工作力量,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水平。

二是老干部老党员有优势。在街道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有着政治、经验、威望等独特优势。他们政治觉悟相对较高,时刻关注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熟悉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具备较高的群众工作能力和丰富的组织协调经验,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协调各方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更高效的解决问题;他们素质威望相对较高,退休党员干部参加所在村(社区)或社会团体的集体活动积极性较高,被身边群众熟知,个人素质和处事方式逐渐被身边群众认可,具有一定的威望和信任度,能够代表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基础条件。

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框架拉大,职住分离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单纯依靠单位服务保障老同志参加学习、开展活动、组织发挥作用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中组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引导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因此,广大老干部就近参与乡村(社区)的学习活动,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是大势所趋,既能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又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优势。

(二)广大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渠道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处于基层单元,每个社会细胞都应该履职尽责。因此个人、组织、党委政府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渠道。

一是个体自发示范带动。部分退休干部,特别是退休党员干部,受党的教育多年,一直保持着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的优秀品质。退休的党员干部,和身边志趣相投的同志一块,以志愿服务等形式,投身到乡村(社区)集体事务管理、社会治理等工作之中,通过群众的认可,工作成效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感染引导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基层治理之中。

二是依靠社团共同参与。退休后的老同志,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加入协会社团组织共同发挥作用,是老干部们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渠道。近年来,一些有影响、有威望的老同志纷纷成立或者参与协会社团组织,如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的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年戏曲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象棋协会、乒乓球协会等;根据共同有着奉献精神的老干部和社会老人积极参加的关工委、老促会、慈善协会、见义勇为协会等,通过集体行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服务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是党委政府、基层支部组织引导。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离退休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先后出台了《干部荣誉退休制度》《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注重从政治觉悟高、热爱公益事业、热心服务群众,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离退休干部中选拔乡村(社区)干部,为推动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逐步强化,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日渐成为凝聚党员、组织老同志发光发热、投身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三)广大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调研发现,近年来在广大离退休干部自发参与、组织引导、党委政府支持的基础上,立足基层党的建设、平安法治、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主要职能,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理论宣讲、矛盾调解、教育辅导、综治维稳、建言献策上的独特优势,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产生了积极效应,日益成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一是推进基层组织不断夯实。近年来,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逐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2022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24年河南省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新乡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持续推进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夯实治理堡垒、培育治理队伍、激发治理效能、强化治理阵地”为落脚点,在“提升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保障力”上下功夫,规范设置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选配了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身体较好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建立健全党费返还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补助制度,大力开展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活动,产生了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带动和保障乡村治理高质量。

二是参与综治维稳成效明显。在乡村(社区)基层一线,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虽然满头白发,但是还在为基层群众矛盾调解、解决邻里纠纷,促进基层综治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根植基层、党性强、威望高,群众工作办法多,能够有效将法理、人情、风俗、习惯结合起来,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能高效的进行化解和处理。由三名老同志组成的“567”常村镇专职人民调解员“梦之队”,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调解成功各类矛盾纠纷1360起,2023年8月被河南省司法厅授予“河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蒲西街道向阳社区永春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李好友同志退休后,为小区修路、下水道疏通、绿化提升等美化工程而忙。疫情期间,他积极组织小区老同志参与值班值守,虽已年过80,但李好友同志仍“乐在其中”。

三是促进文明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乡镇(街道)通过不断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把“银发”服务作为引领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将“银发”力量积极转化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资源,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特长优势、贡献余热,“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用实际行动向年轻党员群众展现务实能干的优良作风,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形成合力提升基层群众文明幸福指数。蒲北街道幸福社区老党员们自发带头协商安装集中供暖事宜,解决了小区890户居民的供暖问题。同时号召社区老干部、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工作,搭建社区居民信息库。蒲西街道向阳社区根据老同志的特长爱好,分别成立“向阳书院”、“红色文艺队”、“小院议事会”、“家委会”等社区组织,成立由老党员组成的“向阳管家”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定时巡逻,劝导居民文明停车、文明养犬等。广电局苗运铎同志退休后,主动加入了社区党员先锋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他用文字记录生活,为社区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四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光添彩。老干部有着天然的经验优势,各基层单位发挥“第一智囊团”的引领作用,鼓励“老干部”用工作阅历与生活经验,为社区发展指方向、稳大舵,并影响带动中青年党员干部创业干事的激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长垣市委、市政府每年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老同志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会议都组织老干部代表参加,在制定发展规划、干部推荐和任免等重大决策中,充分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一些基层单位的重要工作也会征求老同志的意见,由老同志参与方案制定,全程监督工作实施。老同志们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能主动请缨,助力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樊相镇高振章同志主动担任乡镇武装廉洁监督员,征兵期间,化身为群众身边政策宣传员,2023年度樊相镇被评为“新乡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老同志们还积极参与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力所能及的做好青少年的领头人、护航人、点灯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后继有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卫生局退休干部张宏俊主动担任社区国学班公益老师,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垣市关工委主任王雨田,80岁高龄的他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讲座,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史和革命史,讲党的创新理论,鼓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指引孩子们和青年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他撰写的4本《关爱文集》,体现了对关爱青少年的深入思考。他出版的万言长诗《民族精神的壮歌》《瞻列宁》,透露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理想信念,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上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长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基层组织的支持配合下,广大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整体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离退休干部参与广泛度还远远不够。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虽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和集体,但是其数量在整个离退休干部队伍中占比较小。二是离退休干部参与程度不深。参与社会治理的“五老”大多以基层老同志为主,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个别老同志热情高经验足,但在理论水平、政策把握、法律法规精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三是各基层单位参与治理的先天条件不均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街道社区成为基层治理的主战场,基层组织组织力更强,老干部参与度也更高,但在乡村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老干部参与程度则相差甚远,同时由于城乡差距,农村基层治理需要的一些专家人才资源欠缺,也缺乏就近发挥作用的平台。四是作用发挥的保障机制有待提升。机构改革后,县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并入组织部门,力量严重不足、经费保障欠缺;基层任务日益繁重,无暇顾及老干部工作;部分老同志受传统颐养天年观念影响,参与社会治理意愿不足,有时也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

三、思考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把基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推进基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持续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二)切实发挥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层筑牢。社区是广大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阵地,要加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鼓励组织关系在单位的老同志就近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其次以党组织牵头,根据辖区内老同志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专业特长,组建各类社会团体和小区卫生员、宣传员、调解员等志愿服务队伍,协同做好社区治理工作。

(三)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层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提供坚强保障。探索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各方优势,推动各类工作资源在乡村,特别是社区得到优化配置。树立共建共享理念,增强基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搭建平台、建强队伍,进一步动员更多老同志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视情况解决老干部工作活动阵地、工作经费等基础保障,提供多方面个性化服务,解决老干部的后顾之忧。发掘老同志典型,通过多渠道宣传,使其在社会上形成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老干部的价值,提升其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营造全社会积极看待、热情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供稿:长垣市老干部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