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卫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市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党建引领,弘扬“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作用,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一、开展示范创建,建强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在离退休干部党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小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把离退休干部党员有效地凝聚起来。一是注重调查研究。采取“摸排+建档”方式,对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摸排,利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系统,每月对转入我区的行政、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党员进行统计,摸清离退休干部党员底数,探索规范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新思路,印发《关于成立离退休党支部的通知》,从设置原则、配强班子、组织生活、示范创建4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二是选优配强带头人。从退休干部党员中,挑选讲政治、素质好、能力强、有爱心、有意愿为群众服务的老同志作为培养对象,鼓励支持担任支部书记、委员。三是开展示范创建。按照“六好”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中对标对表找差距、抓整改,通过明确标准、打造标杆,以点带面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离退休党支部1个,市级示范离退休党支部2个。
二、搭建平台载体,展示银发风采。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卫滨高质量发展聚力添彩。一是建好银发人才库。将荣誉退休制度与“银发人才库”有机结合,及时印发《荣誉退休提醒函》《区委老干部局贴心服务卡》,在做到退休即纳入服务范畴的同时,根据《退休干部情况登记表》择优筛选录入区级“银发人才库”。二是护航下一代健康成长。组建“五老讲师团”,邀请讲师团中退休教师为新生家长讲述“开学第一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合一共育英才》等已成为家长喜爱的经典课题。邀请“展板老人”——董振玉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宣讲建党精神,弘扬革命理想,引领正确观念,赓续民族美德,引导学生汲取奋进力量。三是助力基层治理。发挥退休干部党员威望高、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奉献在社区”活动,引导在社区居住的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胜利街道蓝天小区家属院在退休干部张太法主持的临时党支部和院委会的共同带领下,自主筹资完成小区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解放街道平原路26号院由离退休党员高全贵任“红色议事会”负责人,妥善解决了小区自治收费难、小区环境差、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中同街街道田园社区挑选7名责任心强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担任老年协会委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融入社区“大网格”。目前,全区共有55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通过规定程序兼任业委会主任、居民议事会负责人、积极参与业委会、院委会建设,助力基层“微治理”,影响带动广大老同志成为基层治理的“新主角”。
三、加大宣传力度,释放头雁效应。通过打造品牌、挖掘典型、宣传典型,真正把离退休干部党员“请”出来、“管起来”、“用”起来,带动更多的老同志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助力平安建设。一是擦亮品牌底色。着力打造铁西街道飞机场社区“老娘舅”矛盾调解工作室、胜利街道化工路社区“帮帮乐”工作室等发挥作用好、示范带动力强的“老党员工作室”“老党员先锋队”等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树立实干标杆、激发银辉活力。“老娘舅”矛盾调解室“5+5”矛盾调解法入选人民网新时代“枫桥经验”,《有事就找“老娘舅”》在人民网《枫桥新故事》系列纪录片展播,新华网、央广网、光明网等全国各大主流网站转发传播,省委、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多次到飞机场社区调研指导工作,并且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推荐对象。二是推广先进经验。“老娘舅”矛盾调解室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五老六员”工作法、“三活、四清、六知、一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法,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有力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市电教中心“新时代先锋”栏目报道了“老娘舅”工作室矛盾调解做法。2023年作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教学点,2024年作为省级示范离退休党支部代表作典型发言,其经验做法向全市推广。三是广泛宣传典型。在“卫滨先锋”微信公众号上对工作中涌现出的最美党员义工贵素云、红分达人阎丽、优秀离退休党员张米祥、最好庭院长荆航泉等一批典型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卫滨区将坚持守正创新,着力锻造“红色引擎”,以服务力提升组织力,更好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新乡高质量发展贡献卫滨银辉力量!
供稿:卫滨区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