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银龄生辉助发展(五)】原阳县银发调解志愿服务队工作纪实

时间:2023-12-08

近年来,原阳县老干部服务中心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开展“助力十大战略·绽放银发力量”主题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一岗两室一站”基层治理工作品牌,让离退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弘扬时代新风尚等方面主动作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构建信访事项调处快车道的“老党员示范岗”

依托原阳县信访局设立老党员示范岗,5名公检法退休老干部以“案结事了人稳”为出发点,构建信访事项调处快车道,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原阳县某小区的一栋楼多年来一直用不上天然气,住户多次投诉无果。案件交给诉调员鲁美玲后,她第一时间联系业主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了解事情原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此项工作,经过多次调解,在县城管局安排下,由原兴办事处负责推进天然气管道的安装工作,当事人对此十分满意。2022年以来,他们成功化解192起矛盾纠纷,有效提升了群众对信访部门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善于调解疑难矛盾的“李好良调解工作室”

充分发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李好良的作用,在原阳县司法局齐街司法所设立李好良调解工作室。现年66岁的李好良,本应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不舍从事三十多年的调解工作,继续在基层调解工作上发光发热。

某镇有弟兄7人因宅基地纠纷闹得多年不和睦,当事人求助李好良调解困扰他家的家族矛盾。李好良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后,本着“合理调处、适度付出”的原则,从亲情角度、法律政策、时间耗费、街坊看法等方面,向双方进行劝解、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双方都作出让步达成协议,圆满解决了问题,这一家求助人特意制作了锦旗送给李好良表示感谢。在调解工作中,李好良始终秉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宗旨,以百姓为中心,将情、理、法并用,使矛盾及时得到化解。多年来,他踏遍了原阳、延津、封丘等地,调解赡养、土地、邻里、债务等民事纠纷千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3%。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被称作是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工作室墙上近40面红艳艳夺目的锦旗也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肯定和褒扬。

用新童谣净化心灵的“老范工作室”

退休教师范言斌在农村学校教书育人41年,善于创作新童谣,“老范工作室”就是他创作新童谣,发挥优势作用的舞台。

在农村的街头会经常听到婆婆唠叨儿媳不孝,儿媳抱怨公婆偏心、处事不公,他根据这些社会现象,创作了《孝敬父母》《兄弟情》《婆媳间》《好邻居》《好儿媳》等新童谣,这些童谣向上向善,易记易颂,朗朗上口,在百姓中间广为传颂,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近年来,他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党史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创作了很多通俗易懂,看似大白话的新童谣,使群众看得见、记得住,将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根植在群众心里。

爱做公益的“夕阳红为民服务站”

依托原阳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夕阳红为民服务站”,组织身体好、热情高、爱公益的老同志从事矛盾化解、鸿雁搭桥、务工介绍等服务工作,因服务周到热心,广受赞誉。

一天,服务站成员董儒路过某施工现场,看到部分群众情绪激愤,不让施工队施工,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首先安抚群众情绪,随后向相关部门反映群众的正当要求,邀请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到部分居民家里做了现场查看。最终,项目改造采纳了群众意见,并且还要将下水道接入污水处理管网,在后期施工中,他和居民跟进施工,让群众忧心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remote_1701998013_h1X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