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6年毕业分配在西藏昌都县工作,1982年调到新乡市农科所工作至退休。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双轨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各个历史阶段。感触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同时也比较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变化。
一、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菜心不安”。首先从吃的变化说起,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每家有少量自留地供种植蔬菜外,粮食由生产队统一分配。城镇居民粮、油、肉、蛋、豆制品等完全凭票供应。1982年7月内调到新乡市时,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年购买冬储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是凭票供应,当时托杨铭娟老师在城关一队买200公斤大白菜,借脚踏三轮车,运到我的暂住地—南干道平川食品厂家属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蔬菜副食品价格和经营逐步放开,肉、蛋、菜价格急速上涨,1986年春节期间一市斤黄瓜价格达到12元,并且市场上还买不到。1987年副食品价格比1986年上涨13.7%,1988年比1987年上涨31.8%。为平抑物价,稳定人心,新乡市建立蔬菜副食品建设基金,又设立了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平抑灾后、重大节日过高的副食品价格。针对蔬菜、副食品价格暴涨等问题,市政府开始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在近郊建成5万余亩的一线基地。又在稳定一线基地的基础上,到1995年,建成二线蔬菜基地近40万亩,温棚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4亿多公斤。蔬菜产量稳步上升,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市场供应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丰年有余、价格稳定的局面。到二十世纪末,为适应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需要,市政府适时启动了无公害蔬菜、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豆制品等“放心工程”,由以前的单纯关注产品数量,转变为在注重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蔬菜产销开始了质的飞跃。
二、穿
东北有一句顺口溜:“个大(身高)不算富,多穿二尺布,一样分棉花,做条薄棉裤”。这反映在计划经济时期,棉布和棉花都是按人头发放,凭票供给,身材高大的人和身材矮小的人相比吃亏的现象,也证明当时物质极度匮乏。现在商店、超市衣服花样繁多 :从材质上说羊毛、羊绒、驼绒、棉、莫代尔、氨纶 、锦纶等种类齐全;款式上有T恤、衬衫、针织衫、毛衣、卫衣、风衣、外套、西装、马夹、棉衣、大衣、皮衣、羽绒服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一件事印象也比较深刻,2000年我到乌克兰敖德萨考察,在4公里商品批发市场,中国的各类服装、鞋帽和儿童玩具到处都是,物美价廉很受当地普通百姓欢迎。这说明我国轻工业的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
我国在1980年之后,逐渐开始进行住房改革。我经历从单位福利分房交房租,到个人集资购房和完全商品房消费的转变,由筒子楼、使用公共卫生间住房到单元楼房间有卫生间、客厅、厨房和卧室,再到高层有电梯住宅区。房间内从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到室内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烤箱、电磁炉、燃气灶和抽油机等家电基本普及到每个家庭。住房面积也从80年代时期,每人人均7平方米变为30平方米。现在生活小区内规划有绿地、停车场,附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商场、医院和公交车站。
四、出行
1、交通工具
我刚调到新乡市时干部职工上下班,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有一件事情记忆非常深刻,那是1983年深秋,党支部派我和王刚同志去延津县公安局搞外调,清早骑自行车到胡堤办完事再到县公安局查询取证,总计60公里左右的路程,回到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1985年市财政局给农科所调拨一辆金杯面包车,到市里开会办事,到各县开展技术服务可以乘车去,当天可以返回单位。1996年允许单位购买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可以开车参加北京、武汉等全国大型种子交易会,宣传资料、展示样品也不用通过火车托运,节省了很多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2、公路
第一件事是1985年4月,至今难忘。中国农学会选派去日本的农业研修生,新乡市有晋新生、高普选和我通过外语考试。当时河南省农学会要求全省人员到郑州集中,新乡市农业局黄局长非常重视,给我们派了一辆中型面包车专程送往郑州,然后统一到北京。当天上午九点出发,到下午6点半才赶到郑州国际宾馆,主要是当时的道路太窄了。大多数老同志可能都记得,当时107国道是沿引黄灌溉渠经七里营,亢屯,詹店然后上黄河大堤,到老铁路黄河桥排队等待过桥。由于路是老铁路桥改造成公路桥,路面非常狭窄只能单行,过往车辆由桥头值班人员控制,如果从北往南放行车辆,需要电话通知桥南那面车辆停车排队等候,等桥北车辆通行时间到停止放行车辆过完,桥南再放行车辆,如此循环往复,速度极慢。到1986年年底107国道才建成双向四车道黄河大桥,结束了107国道过黄河桥单行的历史。以后又建原阳双向6车道黄河大桥和公路铁路双向8车道黄河大桥,现在实现了新乡-郑州一小时交通圈。现在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特别方便。
3、铁路
第二件事是2001年元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当天上午10点多接到我大哥打来电话,说我母亲病重。当时我就匆匆赶到火车站买了晚间发车到北京的火车票,第二天早上到北京站,打出租车到北京北站(西直门站),排队购买到辽宁凌源站的火车票(晚间10点多到凌源),这是唯一离我老家较近的一趟火车,白天可以乘汽车到老家九神庙村,但是夜间是没有班车的,只好选择打出租车。第二方案是买北京到承德,然后再换成承德到沈阳的列车,在经过公营子站(晚间11点多到),同样夜间没有汽车。还有一个方案从北京到锦州,然后改乘锦州到赤峰的火车,在公营子站下车,乘汽车到九神庙村,用时更长,所以没选择走锦州的方案。我们家三人,在凌源站下车,找到一个出租车,当时天气非常不好大雪纷飞,汽车开几里路就得擦雪,走走停停,赶到家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二凌晨两点多了,母亲已经火化安葬完毕。最后我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送母亲一程,留下终身遗憾。现在新乡到北京的动车和高铁每间隔一个小时就有一次列车经过新乡,用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北京,从北京乘高铁,到喀左站只需1小时40分钟,有7个车次通过,现在可以早晨从新乡出发,下午就可以回到老家。
4、航空
第三件事是1992年5月份,我同市蔬菜办公室的同志到云南考察,去的时候托熟人买到直达昆明的卧铺票,到返回新乡的时候,买火车票连续排队两天也买不到,飞机票同样买不上,急得团团转,最后花200元高价,从票贩子那里拿到3张卧铺票,回到了新乡。而现在由于儿子在云南工作,所以我经常往返新乡昆明两地,以前从新乡乘坐火车到昆明需要47个小时,后来火车提速用时29个小时,现在从昆明乘坐高铁9-10个小时就能到达新乡。此外,每天从昆明到新郑机场的航班有十几个班次,从早到晚可以随便选择,有时飞机票价折后和火车卧铺票价差不多。
由于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快速发展,缩短了旅行时间,使岀行更加方便快捷。
五、通信联络
我是1976年分配到西藏昌都县工作,在县城往我的老家喀左县寄一封信,在不是大雪封山的情况下,需要15天时间,有急事拍电报也要3天时间,才能送到家里人手里。1977年昌都县组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我被派到嘎马区工作组,从县城乘汽车到日通区,再骑马走5天到嘎马区板桥乡。那里属于偏远牧区,寄一封信到辽宁老家需要20-30天,如果是大雪封山那时间就不得而知了。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通讯状况差不多,到1985年,农科所也只有办公室有一部电话。我在日本研修期间,曾经往单位打过一次电话,爱人当时在园艺所东北角花园苗圃上班,接到办公室人员通知,赶到办公室电话已经超时挂断了。而现在手机几乎人手一部,有的人甚至有2、3部。而且功能强大,不管你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打电话、文字留言、语音通话、视频通话、观看电视剧、录音、照相和上网查询等等,可以任意选择。随时随地可以视频聊天、谈业务做生意、拉家常,召开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和线上教学等等,给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提供了极大方便。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变化,足可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新乡市农科院 李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