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是这样记载西葫芦的:它系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有棱沟。西葫芦果实呈圆筒形,果形较小,果面平滑,以采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芦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而深受人们喜爱。西葫芦,属一年生蔓生草本,属葫芦科;茎有棱沟。叶柄粗壮,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梗粗壮,有棱角,被黄褐色短刚毛;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顶端锐尖;雄蕊花丝长约15毫米,花药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壮,有明显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大。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原产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
西葫芦最大的特点是高产,西葫芦的生长周期很长,从春到秋,一直都能吃到露天的西葫芦。且西葫芦不择地,你只要在菜地的边缘或墙角点上种子,很快就会发芽、散叶、长大、开花、结果。
小时候老家豫北平原的土地都很金贵,但为了调剂生活,4个生产队在黄河大堤口择一片专门种植蔬菜的菜地。那个年代,饭桌上每天能有西葫芦茄子吃就是最大的幸福。说来也许现在的小孩不会明白当时的生活状况。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生活条件都很简单,奶奶做西葫芦菜时,会用极少的猪油炒,有时弄一把芝麻放在大铁锅中,当芝麻粒在热锅上蹦蹦跳跳,有隐约的香味时,就放入切好的西葫芦翻炒,再加入切碎的大蒜,出锅的西葫芦菜是浅绿中有星点的芝麻,品尝一下,感觉特别好吃。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而我只记住美好。更多的是西葫芦给我童年少年生活带来的甜美回忆。
近几年,我家里的菜园丰富了我的乐趣。西葫芦盛花期,开满朵朵黄花,我将授过粉的雌花保留、雄花采摘下来清洗干净,在搅了鸡蛋的面糊中粘一下,放入滚开的油锅,一会儿,一大盘黄灿灿的油炸西葫芦花就呈现在餐桌上,一口下去外酥里嫩,清香满口,那种美味无法用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形容,那感觉那心情更是美好的不得了。
家里菜园丰富的时节,西葫芦的角色就变了,老伴将半嫩的西葫芦掏瓤去皮,顺着葫芦的一头慢慢割成一环一环的长条,挂在凉棚下渐渐变干,成为我家冬日餐桌上一道美味。左邻右舍也同样品尝了不同于他们长期不变食物的味道。老婆会给他们送去我家的成果。
现在的超市或集市上,常年有卖西葫芦的,过去都是等它真正长熟了才摘,现在集市上卖的西葫芦太小,吃起来没有一点儿味道。我想,不等西葫芦长大就卖掉,是一种罪过,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所以我近几年一直自己种,带着分享收获的喜悦心情摘一个如笋瓜大小的西葫芦,如同抱着一个胖娃娃开心。
生产队时也一样,西葫芦一熟,队长的钟敲的次数就多了,西葫芦熟了,就要分到各家各户去,生产队的钟每隔三五天就敲一次,人们听见敲钟就从家里走出来打听啥事,消息灵通的就说:分菜。又问:啥菜?回复:才分过韭菜葱,这几天还不到茬儿,肯定是西葫芦,到了麦稍黄,西葫芦疯长,一天一个样。
西葫芦可放置很长时间,采摘后堆在过道里,摆成一趟,过道的地面湿漉漉的,西葫芦带着一身水珠,放十天半月也不会蔫巴,什么时候吃都像是从枝蔓上摘下来的一样新鲜。除了炒菜,西葫芦还可做大锅菜,相比冬瓜,西葫芦绵软,容易浸润香味,是老人们最喜欢吃的,老人也喜欢在摆弄西葫芦里感受时光的缓慢,找一个碗的碎片,把西葫芦的皮儿刮净了,刮时忍不住用指甲掐一下,感受西葫芦的嫩,西葫芦馅儿配葱与姜,颜色与味道都有了,吃肉的配猪肉,吃素的配鸡蛋,西葫芦配什么都好吃,吃了香你个跟头不是问题。
每一份过往都因回忆而感慨,岁月慌张,愿沉淀所有的美好变成行走中的收获。
作者:原阳县城管局,原阳县乐龄书香团成员,原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薛宏新